海通國際於上周六(16日)發表港股策略報告,認為市場仍將進入一段震盪回調期以積蓄後續上漲動能。7月25日以來港股維持震盪格局,而A股在居民和槓桿資金加速入場的推動下持續上漲,超出該行預期,特別是創業板指權重持續獲得資金流入。
從金融數據顯示,已有資金由銀行理財和存款轉向A股,疊加槓桿資金持續湧入,內地兩融餘額在本週前四個交易日大幅增加457億人民幣,一個月累計流入達1,700億人民幣,融資買入佔全部A股成交額達到10.5%,處於16年以來的高位,成為近期A股保持強勢的主要推力。同時,居民和企業活期存款增加,為後續增量資金入市奠定基礎。從長期看,存款利率和債券收益率偏低,而股市賺錢效應持續,預計居民存款搬家趨勢將延續。但從短期看,內地居民資金在當前位置主動買入意願有限,若市場出現更充分的回調,這部分場外資金或將擇機入場。從ETF來看,剔除規模型產品後,股票型ETF上週在市場上漲中淨贖回增至106億份。
相關內容《大行》摩通對小米(01810.HK)今年第二季業績預測(表)
港股方面,由於外資尚未回流,階段性表現弱於A股。外資觀望主要有兩點:一是等待中國經濟基本面改善;二是美股科技巨頭業績亮眼,削弱港股的相對吸引力。後續走勢仍取決於中美科技進展及港股互聯網龍頭能否持續交出優異業績。此外,港股對匯率更為敏感,美元指數自7月24日轉入震盪,港股同步進入整理區間。上周港股賣空成交佔比在持續低位後反彈至21%。南向資金受A股流動性帶動,上週淨流入升至381億元。個股層面,大型科網股連續三週獲資金流入:阿里(09988.HK) +0.500 (+0.423%) 沽空 $11.35億; 比率 12.487% 與小米(01810.HK) +0.200 (+0.378%) 沽空 $12.55億; 比率 20.300% 分別淨買入21億元和14億元,而騰訊(00700.HK) -5.000 (-0.845%) 沽空 $15.98億; 比率 15.364% 淨流入縮至5億元。
中國7月宏觀數據放緩,金融渠道同樣印證關稅不確定性與「反內捲」政策下,居民和企業信貸需求持續疲弱。「反內捲」政策帶有收縮效應,儘管近期輔以部分需求端政策,但癥結依舊在需求疲弱、整體成效尚未顯現明顯拐點。一方面亟須更強力度政策;另一方面,需要企業主動減產去庫存,並在信心修復後啟動終端需求。當前股市的主要掣肘仍在經濟基本面,唯有宏觀數據企穩、企業盈利回升趨 勢確立,方能為行情注入更強驅動力。
更關鍵的觀察點將是8月21–23日的Jackson Hole央行年會,屆時美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大概率以審慎基調發言,為8月宏觀數據保留政策騰挪空間。地緣政治上,美俄元首會晤降低短期制裁風險,但實質推動有限。貿易方面,特朗普政府把對鋼鐵和鋁產品加徵50%關稅的範圍擴大至數百種衍生品,新關稅清單將於8月18日正式生效。本周臨近Jackson Hole年會、本輪領漲的美股情緒或轉向謹慎,以及鋼鐵、晶片關稅升級均增添外部不確定性。國內7月宏觀與信貸數據繼續走弱,「反內捲」初期收縮效應下需求側乏力,亟須更大力度刺激並配合企業減產與信心修復,以穩住基本面、提升盈利,為行情注入持續動能;同時需密切跟蹤南向資金及A股槓桿資金流入的延續性。(wl/u)(港股報價延遲最少十五分鐘。沽空資料截至 2025-08-18 16:25。)
相關內容《大行》美銀升騰訊(00700.HK)目標價至690元 評級「買入」
AASTOCKS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