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堅持挑起關稅戰,引發製造訂單大量取消,不僅導致進口量驟減,也進一步演變為全美出口大幅下滑。《CNBC》於 5 月 6 日報導指出,美國幾乎所有出口項目均受到嚴重影響,其中農產品如大豆、玉米和牛肉成為首波重災區。
根據貿易追蹤機構 Vizion 的分析,美國多個主要港口出口量明顯衰退。奧勒岡州波特蘭港出口量年減 51%,創下全美最高跌幅;華盛頓州塔科馬港作為農產品出口樞紐,也下滑 28%,主要出口國包括中國、日本及南韓。Vizion 副總裁 Ben Tracy 指出:「幾乎每一類美國出口商品都受到打擊。」
其他重要港口也出現不同程度衰退:洛杉磯港出口減少 17% 以上、喬治亞州薩凡納港減少 13%、維吉尼亞州諾福克港下滑 12%,即便是相對穩定的休士頓港與西雅圖港,也分別減少 3% 與 3.5%。
《CNBC》指出,出口大減與進口訂單取消息息相關。部分美企取消對中國的製造訂單,造成貨櫃船停航,進而引發全球供應鏈連鎖反應。Vizion 追蹤數據顯示,2025 年 4 月 21 日至 28 日,美國港口貨櫃量週比下滑高達 43%,為疫情以來最劇烈的變動之一。
Vizion 執行長 Kyle Henderson 指出,高關稅導致進口成本上升,中小企業無力負擔,紛紛暫停訂單。過去穩定的商品運費如今翻倍,導致企業面臨嚴重壓力。
美國銀行 (BAC.US) 最新報告顯示,雖然部分企業年初曾囤貨,但截至目前,零售商庫存僅剩 1 至 2 個月。若未來需求出現波動或供應中斷,將可能造成價格不穩與商品短缺。
此外,南加州航運交換所執行長 Kipling Louttit 警告,貨櫃與航班減少將連帶衝擊卡車與鐵路運輸行業,導致物流人力過剩、恐爆發新一波失業潮。他表示,近期每日平均僅有 14 艘船靠港,遠低於正常水準 17 艘,未來三天甚至可能只剩 10 艘。
根據美國經濟分析局(BEA)與人口普查局最新數據,2025 年 3 月美國貿易逆差飆升至 1,405 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當月出口額為 2,785 億美元,進口則達 4,190 億美元,顯示出口疲弱與高進口依賴造成嚴重貿易失衡。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